• <noscript id="2omua"><noscript id="2omua"></noscript></noscript>
    <blockquote id="2omua"></blockquote>
  • <xmp id="2omua"><source id="2omua"></source><xmp id="2omua"><legend id="2omua"></legend>
  • 搜索

    天津市西青區海泰大道海泰工業園華科七路6號
    郵政編碼:300384

    E-mail:dianyuanjishu@126.com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海泰大道海泰工業園華科七路6號  

    編輯部電話:022-23959362  廣告部電話:022-23959533  發行部電話:022-23959533

    可信組件
    >
    >
    >
    “鋰離子電池碳材料技術研究進展”線上講座

    會議報道  Meeting report

    “鋰離子電池碳材料技術研究進展”線上講座

    來源:
    發布時間:
    2021/09/22
    瀏覽量

    碳材料在電池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既可以作為電極材料,也可以用于電極材料復合改性和作為導電添加劑。碳材料比容量高、電極電位低、循環性能好,理化性能穩定,成為當下鋰電池材料的研究焦點。為進一步推動鋰電池碳材料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傳播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電源技術》編輯部聯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技術研究所,計劃于20211029日舉辦“鋰離子電池碳材料技術研究進展”線上講座。

    擬邀請從事碳材料研究多年并取得諸多科研成果的教授專家做主題報告。報告主題側重于碳材料基礎研究和在鋰電池中的實際應用。歡迎國內外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單位從事碳材料研發的相關工作人員踴躍參加。

     

    講座主題:鋰離子電池碳材料技術研究進展

     

    主辦單位: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電源技術》編輯部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技術研究所

     

    會議時間:20211029日  13:30~18:00

    主持人:劉兆平,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嘉賓與報告:

    報告題目1基于石墨烯的致密儲能:一些思考和新進展

    報告摘要:面向能源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提出電池的“幸福指數”和“需求層次”的概念;通過“致密儲能”,把電池做小,克服智能終端所面臨的“空間焦慮”,是提高電池幸福指數的必由之路。本次匯報將剖析致密儲能的重要性以及石墨烯用于致密儲能的理論基礎和現實優勢;基于石墨烯研究的“群眾路線”,呈現課題組在致密儲能方面的研究思路。重點匯報基于石墨烯毛細收縮策略,實現微米硅/碳負極穩定循環,獲得高體積能量密度鋰電池的研究進展。

    專家簡介:

    圖片

    楊全紅,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科睿唯安和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從事碳功能材料、新型二維材料和先進電池研究,在致密儲能和鋰硫催化方面取得進展。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項。擔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副主編,CarbonScience China Materials10余份刊物編輯和編委。發表SCI論文200余篇,他人引用24000余次,H因子87。擁有中國和國際授權發明專利40余件。

     

    報告題目2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現狀及未來

    報告摘要:自從鋰離子電池商品化以后,石墨就成為了鋰離子電池最為主要的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過程中,石墨負極也是經歷了從人造石墨到天然石墨,以及當前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回歸到了人造石墨。但這個過程中,無論原料還是生產工藝都發生了非常大變化。隨著今后電動汽車、儲能的發展,對于石墨負極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本報告回顧了石墨負極最近二十年來生產工藝以及市場的演變過程,并且提出來對于石墨負極未來發展的看法,特別是在“能評”的雙碳情況下,石墨負極未來的發展狀態。

    專家簡介:

     

    圖片

    李峰,1995年畢業于南京工業大學,2001年于中科院金屬所獲博士學位。隨后在中科院金屬所先后任助研、副研和研究員。主要從事新型電化學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究。已在Adv Mater、Nature Energy等期刊發表論文300余篇,被引用超過50000次,其中30余篇高被引用論文,2016-2020連續入選科睿維安高被引用科學家,受邀為Adv Mater、Science等撰寫綜述和展望,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2006年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二),2018年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被聘為《新型炭材料》、《儲能科學與技術》、《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編委。

     

    報告題目3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的低成本開發思考

    報告摘要:本報告主要在碳素負極材料分類、傳統石墨類負極性能提升以及新型碳素負極材料的開發等方面進行闡述,提出了降低現有碳負極制造成本的一些思路。

    專家簡介:

    圖片

    周向陽,工學博士,中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ISE、TMSACS會員,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及無機鹽學科學術帶頭人,《化學工程與技術》編委,廣元市先進復合材料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專家。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冶金與電化學工程。

    90年代末博士研究開始一直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研究(博士論文題目:改性天然石墨的嵌/脫鋰性能及嵌鋰過程動力學研究,導師:劉業翔院士);近年來,成功將冶金理論運用到儲能材料的低成本制備中,解決了碳負極/硅碳負極低成本制備、退役鋰電池梯次利用以及廢舊電池高效清潔回收等領域的系列關鍵技術難題。負責主持了國家產業振興與技術改造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攻關項目以及企業的重大橫向項目50余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NO ENERGY”與“ENERGY ENVIRON SCI ”等高水平雜志發表SCI論文百余篇,SCI引用數千次;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其中4項產業化,14項實現專利權轉讓;以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發明二等獎3項。

     

    報告題目4陣列碳納米結構控制、宏量制備與電池應用

    報告摘要: 碳納米管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積、化學穩定性及導熱、導電特性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納米材料。本報告首先對碳納米管的可控生長進行了研究,通過對納米金屬催化劑底部生長機制的認識,設計了層狀介孔單晶材料穩定金屬的方法,制備出了陣列碳納米管、碳納米管雙螺旋結構及石墨烯碳納米管雜化物。應用納米聚團流化床方法,對不同類型的碳納米管大批量制備進行了深入的放大分析,對碳納米管的純化、分散進行了研究。最后對于碳納米材料在鋰電池導電劑等方面的大規模應用進行了介紹。

    專家簡介:

    圖片

    魏飛,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綠色反應工程與工藝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1984畢業于石油大學煉制系有機化工專業,1990年獲石油大學有機化工博士學位。中國顆粒學會能源顆粒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在Science、Nature等雜志發表論文600余篇,SCI他引5萬余次,是克萊恩近六年材料領域高被引科學家之一。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成功實現了千噸級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規模應用,實現了氣固下行床催化裂化、高速湍動床甲醇制芳烴、苯胺、氯乙烯、丙烯腈、間苯二腈等30臺新概念反應器產業化,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

     

    報告題目5高性能鋰-碳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報告摘要:金屬鋰具有十倍于傳統石墨的理論容量和最低的還原電勢,且可與不含鋰源的高比能正極材料組成電池,比如鋰硫電池,鋰氧氣電池等,被認為是鋰電池負極材料開發的終極目標。然而,金屬鋰極易與空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且鋰沉積易產生枝晶并形成“死鋰”,影響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安全性,制約其產業化應用。近幾年我們團隊利用碳材料的親鋰性構建了富含鋰沉積位點的微球型金屬鋰-碳(Li-C)復合材料,有效抑制了鋰枝晶生長和“死鋰”形成。同時采用自組裝單分子層技術對鋰-碳復合材料的界面化學進行調控,顯著提高了其加工性和電化學穩定性,并把它應用在負極補鋰,鋰氧電池和固態鋰電池中。

    專家簡介:

     

    圖片

    沈炎賓,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2006年獲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專業學士學位,2006-2010年在電池企業任電池研發工程師,2014年于丹麥奧胡斯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2015-2016年在北京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任Research Scientist, 2017年加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方向為先進二次電池的材料與界面化學。至今在Nat. Commun., Joule, JACS 等期刊發表研究論文~60篇,擁有授權發明專利約10件,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產業界橫向合作項目,多次應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做報告。

     

    報告題目6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應用探索

    報告摘要:本報告總結盤點了近十年來出現的各種石墨烯電池技術,介紹了“石墨烯+鋰電池”研發進展,并進一步提出了石墨烯+鋰電池的產業化之路。

    專家簡介:

    圖片

    劉兆平,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擔任中國科學院石墨烯工程實驗室主任、浙江省動力鋰電池工程實驗室主任、浙江省石墨烯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石墨烯制造業創新中心主任。2004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4-2008年先后在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做博士后,2008年回國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工作,組建了動力鋰電池工程實驗室,聚焦于鋰電池和石墨烯的研究,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化技術研發的綜合性科研團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00余件,實現了石墨烯和新一代動力鋰電池材料等多項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五一勞動模范、第四屆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獎、寧波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寧波市杰出人才獎等。

     

    參會費用:免費

    參會注冊:參會人員需提前申請注冊,請掃描如下二維碼完成注冊!審核通過后,協會將發給正式參會通知。網絡會議利用騰訊會議平臺,請提前下載騰訊會議APP(PC端或手機端均可),協會將于會前向參會代表提供會議號和接入密碼,輸入會議號和密碼直接進入即可。會議當天也將收到協會的短信提醒。

    圖片

    請掃描二維碼填寫參會報名信息

    講座咨詢:
    聯系人:
    郁濟敏,13920991365(微信同號)
    付甜甜,15900363004(微信同號)
    電話:022-23959533
    郵箱:332947390@qq.com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2021922

    圖片

    相關附件

    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
    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
    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盗摄91精品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精品A片在线 日韩综合网 欧美丰满爆乳性猛交
  • <noscript id="2omua"><noscript id="2omua"></noscript></noscript>
    <blockquote id="2omua"></blockquote>
  • <xmp id="2omua"><source id="2omua"></source><xmp id="2omua"><legend id="2omua"></legend>